盘点传统坐月子的讲究,老一辈的风俗你知道几个

2024-06-24 10:41:48 39 次浏览

女性生产后需要坐月子,不过坐月子也是有讲究的,尤其是传统坐月子方式,女性是不能用生水的,必须要用煮开消毒的水,而且月子期间是不能洗澡洗头的,否则会导致感染着凉,如果要坐月子的话,宝妈们要尽量避免这些影响身体健康的事。

坐月子饮食有禁忌

坐月子被视为女性产后恢复的重要阶段。这一时期,女性的身体经历了巨大的变化,从孕育到分娩,再到产后的恢复,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调养。在民间传统中,也有许多的讲究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了解。

1、注意饮食

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,经历过分娩后的妈妈们急需补充能量。妈妈们产后膳食补充营养其实有很多讲究的,比如分娩后头三天,不建议进食炖汤,对于坐月子禁吃的12种蔬菜也是需要大家了解清楚的,以免误食;不同分娩方式在饮食上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项等。重点是,产妇身体能否补回来,月子期间的饮食不能随意。

2、不能用生水

以前说产妇用的水都必须是烧开了放凉再用,不让用生水,大家细想想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,这个做法是多么重要的消毒灭菌的做法,那么今天有了清洁的自来水,洗个手是没问题的,自然是不必照搬了。

3、不能看书看电视

有的新妈妈想利用坐月子的时间看看书,想学点知识打发寂寞的日子。但很多老人家都会劝告,月子里看书容易导致新妈妈视力倒退。

传统坐月子不能洗头

4、不能洗头洗澡

这个在古代是有科学依据的,因为古代洗澡是浴盆,没有淋浴,产褥期坐浴非常危险。一是以前的水很难保证清洁,坐浴容易感染;二是洗完澡没有条件保暖,很容易着凉。

5、不能“下地”

在古代农村,“下地”通常指的是下到田地里干农活,刚生完孩子自然是不可以那么劳累。现在很少有农活需要产妇去做,但是传播的信息引起了“误导”,传下来的“规矩”变了“味”,似乎除了床以外都算下地。

6、不能刷牙

这个谣言主要是因为以前的人们不注重口腔健康,慢性牙龈炎患病率高,怀孕会使病情加重,刷牙易出血。

产妇在分娩后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,以促进身体的恢复。通过坐月子,产妇可以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照顾,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。老一辈人更是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生活习俗。坐月子的风俗源远流长,蕴含许多风俗,下面具体说明。

  • 要“捂”:月子必须穿长衣长裤,要“捂”,但其实这一条实际和“避风”类似,在夏天,产后的排汗需要及时蒸发,不然汗液聚集会引起中暑,也可能诱发皮肤病;
  • 避风:按中国的老风俗,产妇在月子里需要避风,这也有一定的道理,当然“避风”也得适当,不能把房间的门窗关得紧紧的,密不透气,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经常通风换气,但应避免强风直接吹向产妇及宝宝,以防感冒。
老一辈坐月子的风俗有的是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符合,有的却是没有任何逻辑的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学的发展,一些传统做法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,这样才能帮助产妇得到更好的照顾。
目录